家组成佛字打一成语 “家”字由“宀”和“豕”两部分构成:上面的“宀”表示房子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I卷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D(A.杆--竿,物阜民风--物阜民丰 B.罪愆yǎn为qiān C.缅-湎)
2.B.(A.“痛心疾首”后的冒号应为逗号。 C.课程名应用引号,而非书名号。D.后两
个分句不能用问号。)
3.B(A.缺主语;“实施目标”动宾搭配不当。C.主客倒置。D.“饭不热了”有歧义。)
4.A(授权:把权力委托给他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受权:接受委托有权力做某事。困惑:不
知道该怎么办;惶惑:疑惑畏惧。审定:审查决定。审订:审阅修订。)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5.C(“高温超过1亿摄氏度”有误,原文是“将超过”,“超过1亿摄氏度”是正在不断靠
近的“设计值”。)
6.C(“首次获得了等离子体”有误。)
7.B(A.科学目标尚未达到,参数正在不断靠近。C.原文是“EAST至少比ITER早投入
实验运行10~15年”。D.“使用的将是”太绝对。)
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8.C(简:挑选)
9.A(A.连词,因为:介词,把。B.介词,替、给。C.副词,竟然、却。D.助词,的。)
10.C(①写梁鸿葬父,与“节介”无关。④写梁鸿为了生存而替人赁舂,与“节介”无关。⑥写梁鸿著书情况,与“节介”无关。)
11.D(A.“而不为章句”并非因为家境贫寒。B.“并非厌世”与“移居吴地”没明显的因果关系。C.孟光并非从此就“认定了丈夫隐居之志十分坚定”,后来还曾一度误会而催促丈夫归隐。)
第II卷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2.(1)曾经不慎遗留火种(引起火灾)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被烧的人家,问他们损失了什么,把猪全部拿来赔偿他们。(4分,1句1分)
(2)现在被(您)舍弃,我哪里敢不向您请罪呢。(“见择”译成“选择了我”也可。此题考查“见”的特殊用法。(2分,1句1分)
(3)于是改变成(梳着)椎形的髻、(穿上)粗布衣服,做着家务来到梁鸿的面前。(2分,1句1分)
13.(1)有两个:一是“壮心空万里,人谁许”,二是“莫怕功名欠人做”。(2分,答点不精准,照抄很多句子者则该点不得分。)
(2)蕴涵了作者两方面的情绪:“壮心空万里,人谁许”,是说自己空有收复失地万里的雄心和无尽计谋,可是却没有人赞赏和信任,导致壮志不能酬、故国不能收复、“杜陵”回首不知道何处,这里面包含了作者无限的悲愤;“莫怕功名欠人做”,是说筑坛开府、建功立业肯定会有人去做,何必一定要我陆游去铁肩担道义呢?还是回“石帆山脚下”,到三亩菱田里种田去吧,这里面包含了作者的无奈和失落。(4分,两个得分点:是一由“壮心空万里,人谁许”分析出无限悲愤,二是由“莫怕功名欠人做”分析出无奈和失落。意合即可。不结合全词具体分析则扣一半的分。)
14.(1)怀良辰以孤往(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3)吴楚东南坼 (4)奥赛罗
(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15.(1)坚决地干预现实生活。(2)奋力抗争,执着朝前。
(3)以高洁和自由的精神,为生活的窘境正名。(6分,每点2分家组成佛字打一成语,意合即可)
16.(1)孔子生前的寂寞凄凉。(2)孔子的后人没有体验和细品苦难却享用到荣华。
(3)孔子后人享受到的荣耀却也带给他们万般沉重。
(4)孔子后人享受荣耀却并没有增加多少文化品位、美学价值。
(5)尊孔卫道的虚伪。(6)孔府的衰败。
(答对四点即得满分。共4分。意合即可。)
17.(1)孔府幽深的树影。(2)孔子带给孔家后人的荣耀和影响。
(两个得分点,每点2分。意合即可)
18.(1)营造苍凉的气氛。
(2)与孔府的鼎盛形成对比,对孔子精神在现实中的衰落起到了空出强调的作用。(两个点:营造氛围;形成对比,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每点2分,共4分,意合即可)
19.这是一个开放题:
第一个问把旅游者、朝拜者中怀有的不同心态(诸如“猎奇”“附庸风雅”“景仰”“文化寻根”等)答出两种的得1分,答出三种以上的即可得2分。
第二问:可从继承与批判等角度答题,须阐述理由,言之成理即可。(2分)
六、(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20.(5)(4)(6)(2)(3)(1)(顺序错一个则该题得0分,共3分)
21.答案示例:(1)如果你觉得光立志就能成功的话,你就会重新导演文革的悲剧了--所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2)冬天到春天,还是有很远的艰苦之路要走的--所谓不经一番寒彻苦,哪得梅花扑鼻香。
(共6分,每句3分,每句三个得分点:前一句反其意,1分;破折号后为俗语、成语或诗词,1分;全句通顺的哲理,1分)。
22.答案示例:
示例(1)所造的字写为:
所造字的含义:“一”表示一心一意,全家一心就能家庭和睦;在同一片屋檐下,有共同的追求和情趣就是“家”的目标。
示例(2)所造的字写为:
所造字的含义:“止”表示停止和安顿,是流浪和漂泊的终结,表示人在种种忙碌之后的归宿;家正是休憩心灵的处所。
(两个得分点:一是须点出字符的含义,二是须写出家的含义。共4分)
23.(1)煮豆燃萁(或“同室操戈”“兄弟阋墙”等意近词亦可,2分,有错别字则不得分)
(2)咎由自取(其他意合成语亦可,有错别字则不得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他意合俗语亦可,有错误字则不得分)。(每空1分,共2分)
七、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60分)
等级评分标准
基
础
等
级40分
内容20分
一等20-18
二等18-15
三等15-12
四等12-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一等20-18
二等18-15
三等15-12
四等12-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展等级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①透过现象深人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④材料丰富
⑤形象丰满
⑥意境深远
⑦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⑨文句有意韵
⑩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11推量想象有独到之处
12有个性色彩
说明:(1)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2)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4)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参考译文]
梁鸿,字伯鸾,是扶风平陵县人。父亲梁让是王莽执政时的城门校尉,寓居在北地,后来死在那里。那时梁鸿年纪还小,因为遇上乱世,就用席子卷着把父亲埋了。后来在太学读书,家境贫寒却崇尚的节操,正直耿介,饱读群书,没有不通晓的,却不著述,不给古代典籍作分析解释。完成了学业,就在上林苑放猪。曾经不慎遗留火种(引起火灾),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被烧的人家,问他们损失了什么,把猪全部拿来做赔偿。那家主人还认为太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产,愿意自己作佣人。”那家主人答应了,于是梁鸿就开始为他家做事干活,从来都不偷懒懈怠。周围邻居中的老人发现他不是普遍人,就一起谴责那家的主人这样对待梁鸿,而把梁鸿尊为德行的人。这时那家主人也开始尊敬梁鸿,认为他是奇才,将他的猪都归还给他,但梁鸿没有接受,他离开了这个地方,回到家乡。
有势力的人家倾慕梁鸿的高尚节操,很多人要把女儿嫁给他,梁鸿全都谢绝不娶。本县孟家有一女儿家组成佛字打一成语,肥胖丑陋,肤色很黑,力气大得能举起石臼,年龄已经三十岁了,还在选择对象,未曾出嫁。父母问她这样做是为什么,她回答说:“我希望嫁得到像梁伯鸾那样贤能的人。”梁鸿听了就下礼聘了她。孟女向父母求要制作粗布衣服和麻鞋,以及纺织劳作的筐子和纺织的工具。到出嫁时,她浓妆艳抹进入梁家。过门七天,梁鸿却没有理睬她。于是她跪在床前询问道:“我私下里听说您道德高尚,已挑选斥退了几位女子。而我也拒绝过几位男子的求婚。现在被您舍弃了,我哪里敢不向您请罪呢。”梁鸿说:“我要的是穿生毛皮、粗皮衣服的人,她可以和我一起隐居在深山老林里。现在你穿着华丽,难道是我想要的吗?”妻子说:“我这样做是想试探您,看看您的志向如何。我自然备有隐居的衣服。”于是改变成(梳着)椎形的髻、(穿上)粗布衣服,做着女人的活计到梁鸿的面前来。梁鸿看到了极为高兴家组成佛字打一成语,说:“这才真是我梁鸿的妻子啊,能侍奉我了!”替她取名孟光,字德曜。
过了一段时间,妻子说:“我常听说您想隐成逃避祸乱,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行动?怕不是向世俗低头了吧?”梁鸿说:“好的。”于是一起到了霸陵山中,以种田和纺织为生,(闲暇时)诵读《诗经》《尚书》,弹弹琴来自我娱乐。
后来到了吴国地方,投奔名皋伯通,住在他家的下屋里,帮人家舂米。每天回到家,妻子都为他摆好饭菜,在梁鸿面前不敢抬头对着他看,就把饭菜放在小茶几上,举到和眉毛平齐的高度,将饭食进献给梁鸿。伯通看到这种情形,觉得很奇怪,说:“那个佣工能使妻子这样敬重他,一定不是普通人。”于是让他们住进正房里。梁鸿潜心闭门进行创作,写了十多本书。到他去世时,伯通等人在要离墓旁为他寻得一块墓地。众人都说:“要离是坚守信念的人,而伯鸾品格清廉高尚,可以让他们葬地相近。”安葬梁鸿后,他的妻子和儿子回到了家乡扶风。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