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内的近义词
[mark_b]
书内的相关词: 书记、书证、书契、书费、书策、书户、书簏、书橱、书写、书院
[/mark_b]
近义词的意思:
【第1句】:书记:书记,拼音:shūjì。释义:【第1句】:指书籍、书牍等:闭户读书记;数通书记相报谢;【第2句】:旧时指从事公文、书记工作的人。也专指担任抄写工作的人员:他在当书记;【第3句】:政党各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设总书记;地方各级党的委员会和基层党的委员会、总其他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均设书记。职责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善于团结好委员会中一班人;抓好党风建设,督促、检查党的各项工作等。书记和委员之间是平等的同志关系,重大问题由委员会通过表决决定。
【第2句】:书策:shūcèㄕㄨㄘㄜˋ书策(书策)(1).亦作“书筴”。书册,书籍。《礼记·曲礼上》:“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韩非子·六反》:“今学者皆道书筴之颂语,不察当世之实事。”宋无名氏《道山清话》:“旧制讲官,坐而讲读,别置书策於御案上。”(2).指夹带书册入考场。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挟藏入试,谓之书策。”
【第3句】: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仁宗庆历年间,各地州府皆建官学,一些书院与官学合并。神宗时,朝廷将书院的钱、粮一律拨归州学,书院一度衰落。
【第4句】:书符:画符。
【第5句】:书屋:旧时供读书用的房子,现也用于书店的名称。
【第6句】:书影:显示书刊的版式和部分内容的有代表性的样张。从前仿照原书刻印或石印,现多影印。有的用作插页,有的汇集成册,如《宋元书影》。
【第7句】:书橱:书柜。
【第8句】:书简:也作书柬。书信。
【第9句】:书房:书房,又称家庭工作室,是作为阅读、书写以及业余学习、研究、工作的空间。特别是从事文教、科技、艺术工作者必备的活动空间。书房,是人们结束一天工作之后再次回到办公环境的一个场所。因此,它既是办公室的延伸,又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书房的双重性使其在家庭环境中处于一种独特的地位。
【第10句】:书户:犹书屋。
【第11句】:书簏:【第1句】:藏书用的竹箱子。
【第12句】:书衣:【第1句】:包裹书籍的套子。《说文·巾部》:“帙,书衣也。”唐 皎然《答苏州韦应物郎中》诗:“书衣流埃积,砚石駮蘚生。”
【第13句】:书证:【第1句】:以文字、符号、图形等书面形式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如合同、遗嘱、加工合同所附的图纸等。
【第14句】:书箱:书箱,读音shūxiāng,汉语词语,指盛书的箱子。
【第15句】:书写:书写,指写;抄写。称抄书小吏。犹抒泻。语出《后汉书·樊宏传》:“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
书内造句:
【第1句】:这本书内容博大精深,随便走马看花是无法窥其堂奥的。
【第2句】:检方不采信陈男陈情书内容,根据女子的指控和提出验伤单,起诉该男子。
【第3句】:正式批准文号见钻戒说明书内页。
【第4句】:埃及的教科书内容相对政治参与更注重观光胜地,而且“当权者”的出现概率要大于“公民”。
【第5句】:全书内容分配在四周时间里,其中周一至周六为学习新内容,http://www.semjishu.com/周日为复习总结。
【第6句】:我们同意教育局有权修改计划书,并会把教育局的意见及修订建议纳入计划书内。
【第7句】:本书内容多为作者叙写身边琐事的自传性文章,童年、慈父严母、亲朋好友等等。
【第8句】:依汉字结构,介绍造字原理与六书内涵。
【第9句】:此外,更新后的文本细节的历史,传统,冲突,割让土地,以及该书内容为美国Indians。
【第10句】:本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而难。
【第11句】:斯波对话编著者“你这本书写得好,我们借鉴得比较多”,斯波通过电话联系上了负责全书内容设计及统稿工作的曾洁,双方有了如下对话。
【第12句】:全书,介绍了韩国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概况,电子书内嵌有视频、音乐、照片和声音文件。
【第13句】:本人在此申请书内所填写内容和提供的资料均正确属实,并且,本人授权调查上述资料之真实性。
【第14句】:此外,全书内容编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量实证语料和思考题可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
【第15句】:纬书内容丰富博杂,许多纬书片断具有浓郁的小说性。
书内的诗句:
【第1句】:名寄图书内《送宋校书赴宣州幕》
【第2句】:一丽丹书内《立春十四韵》
【第3句】:乐天书内重封到《酬乐天吟张员外诗见寄,因思上京每与乐天于》
【第4句】:儿孙歌舞诗书内《豫章胡氏华林书堂》
【第5句】:沈迷簿书内《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
【第6句】:勇脱区区簿书内《送李泾州审言二首》
【第7句】:衔泥点污琴书内《漫兴九首》
【第8句】:既书内舍籍《送杜时可归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