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好句是什么意思 三国演义的好句是什么意思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三国演义的好句是什么意思 三国演义的好句是什么意思

好句: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园三结义)

2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

3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袁绍)

4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曹操)

5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袁绍)

6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刘备)

7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夏侯敦)

8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对刘备)

9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祢衡)

10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关羽)

11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关羽评张飞)

1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3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张飞)

14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15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太史慈)

16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曹操评孙权)

17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严颜)

18吾手中宝刀却不老!(黄忠)

19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评赵云)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对刘禅)

好词:【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国演义的经典语句及意思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个人认为名句之所以流芳百世,主要是能给人以启迪,我想罗贯中的三国一定是通过某些个人物对白反应人物形象,从而才有了名句,这些名句又恰好是名人的座右铭,从曹操和孔明的对比中不难看出是非成败取决于一念之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曹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孔明。 )

三国演义好句50句大全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ω ̄=

不知道这些可不可以,这些都是我觉得比较好的好词和好句了。。。。。。

好词: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庙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睐

月明星稀、土崩鱼烂、如入无人之境、如鱼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 屈指可数

好句摘抄:

【第1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第2句】: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第3句】: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第4句】: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第5句】: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第6句】: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第7句】: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第8句】: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第9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10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第11句】: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第12句】: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第13句】: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第14句】: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第15句】: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第16句】: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第17句】: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第18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19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第20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第21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第22句】: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第23句】: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第24句】: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第25句】: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第26句】:古者择贤者而让之。

【第27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第28句】: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第29句】: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第30句】: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第31句】: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第32句】: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第33句】: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第34句】: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第35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第36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第37句】: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第38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第39句】: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三国演义》中有什么好句?

有很多。就如以下的:

赞叹华佗诗:

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

赞叹庞统诗:

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

曹操征南日日忧,马腾韩遂起戈矛。凤雏一语教徐庶,正似游鱼脱钓钩。

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赞叹姜维诗:

妙算姜维不等闲,魏师受困铁笼间,庞涓始入马陵道,项羽初围九里山。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

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赞叹甘宁诗:

鼙鼓声喧震地来,吴师到处鬼神哀!百翎直贯曹家寨,尽说甘宁虎将才。

吴郡甘兴霸,长江锦幔舟。酬君重知已,报友化仇雠。

劫寨将轻骑,驱兵饮巨瓯。神鸦能显圣,香火永千

赞叹黄忠诗:

将军气概与天参,白发犹然困汉南。至死甘心无怨望,临降低首尚怀惭。

宝刀灿雪彰神勇,铁骑临风忆战酗。千古高名应不泯,长随孤月照湘潭。

苍头临大敌,皓首逞神威。力趁雕弓发,风迎雪刃挥。

雄声如虎吼,骏马似龙飞。献馘功勋重,开疆展帝畿。

老将说黄忠,收川立大功。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

胆气惊河北,威名镇蜀中。临亡头似雪,犹自显

《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的句子:1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2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短安可续?(不要脸啊) 3吾待温侯(吕布),如 养鹰耳:狐兔未息,不敢先饱,饥则为用,饱则洋去 4天下大事,分久必和,合久必分 5龙能大能小,能升能 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行,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6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7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8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9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三国演义大概讲的什么意思?

内容简介

整个故事在东汉末年至西晋初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东汉末年,皇帝昏聩无能,宦官专权,朝廷腐败,百姓苦不堪言,进而爆发了大型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乱世之中,一代枭雄与英雄人物竞相涌现。

是时,袁绍和曹操领众诸侯以平“十常侍之乱”为名冲人皇宫,汉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慌乱出逃。在各路诸侯争相寻找刘辩和刘协的过程中,原屯兵凉州1的董卓因救驾有功随即掌控朝中大权,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生性残暴的董卓倒行逆施,引发多方愤然。曹操假借圣旨之名,召集群雄联合讨伐董卓,迫使其挟汉献帝至长安。董卓后被其义子吕布所杀。

此后,袁绍欲谋长沙太守孙坚手中的传国玉玺,孙坚在逃避途中遭荆州刘表所袭而两相结怨。孙坚在后进攻荆州之时死于战中。与此同时,袁绍与公孙瓒在河北地界争斗,爆发界桥之战。曹操广泛招贤纳才,刘备不断扩充实力。此时,群雄逐鹿中原的雏形初成。

董卓死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迎汉献帝于许昌建都,并运用权谋除去了吕布、袁术等人。在其后的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继而一统北方,为此后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江东,孙坚之子孙策多年苦心经营,终于称霸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孙策亡故后,其弟孙权继业。孙权在周瑜等人扶持下,为吴国的建立积聚了强大的实力。刘备则与关羽、张飞二人桃园结义,共同立起辅佐汉室的大旗。刘备在汝南遭刘表战败,投奔荆州刘表。而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足智多谋而又心怀天下的诸葛亮辅佐。

曹操统一北方后开始举兵南征,矛头直指荆州和江都。此时,刘表亡故,其长子刘琦守江夏。次子刘琮接管荆州,后投降曹操,荆州于是落入曹操受众。面对曹操南征之势,刘备遣诸葛亮往江东与孙权结盟。诸葛亮凭借机智在江东舌战群儒,最终促成孙、刘联军,并在赤壁之战中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大破曹军,谱写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篇章。

赤壁大战过后,刘备、孙权转而互争荆州。孙权遣鲁肃向刘备讨还荆州,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谕下多次推辞。周瑜向孙权献计,欲骗刘备前往东吴迎娶孙权之妹孙尚香为妻,进而扣留刘备,威逼诸葛亮以荆州换之。不料周瑜的计谋都被诸葛亮屡屡识破,致使其“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最终在诸葛亮的讥讽中呕血而亡,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叹。

周瑜死后,吴军忙于与曹军开战。刘备则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打败刘璋,夺取西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自封汉中王。至此,天下大势抵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刘备在巴蜀称帝,国号蜀汉;曹操称霸中原,后由其子曹丕篡汉,改国号为魏;孙权则坐镇江东一方。

后东吴与曹魏修好,孙权受封南昌侯。东吴大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夺取荆州。此时正在攻打樊城的关羽不得不退守麦城并在突围过程中被擒。关羽宁死不降而被孙权斩首。张飞亦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刘备痛心疾首。

孙权继而拜陆逊为大都督,大败蜀军。刘备在率败军撤至白帝城之时病倒,并在临终前向诸葛亮托孤。曹丕此时趁机联合东吴、南蛮、羌族和蜀汉降将孟达进攻蜀国。诸葛亮派出马超、赵云等猛将把守关口,又派出李严,邓芝等人说服孟达与东吴。诸葛亮则亲领大军七擒七纵,平定了南蛮孟获之乱。

后曹丕病逝,其子曹睿即位。诸葛亮六出祁山,决心为刘备完成匡复汉室的遗愿。在此其间,诸葛亮收复姜维并以己平生所学相授。诸葛亮最终因操劳过度在五丈原病逝。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兴兵抗魏却被昏主奸臣所害,逃往阆中。魏将邓艾趁蜀国内乱之际发兵进攻,蜀主刘禅不战而降,蜀汉至此灭亡。姜维在司马昭的围攻下身负重伤,拔剑自刎。

东吴孙权死后,内乱不止,吴主孙亮被独揽大权的孙琳所废,孙休被立为帝。孙休联合老将丁奉除掉孙琳将大权夺回手中,但东吴此时也已呈现大江东去之势。在魏国,曹睿死后曹芳继位,司马懿从曹爽手中夺得兵权。后曹芳被废,司马兄弟立曹髦为帝,司马懿之子司马昭大权独揽。后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位,改国号为晋,魏国灭。吴国最终被西晋所灭。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百年战乱终于在此划下句点,西晋开拓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局面。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毛纶,字德音,号声山,明代文学评论家。与金圣叹是同时代人。他在当时也颇有文名,但一生穷困不仕。中年以后,双目失明,乃评《琵琶记》、《三国志演义》以自娱。评书时,由他口授,再由其子毛宗岗校订、加工和最后定稿。

毛宗岗(1632~1709),字序始,号子庵,生于明崇祯五年,中国清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是现存《三国演义》的修订者,其情节上有一定的变动,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解释句子意思

他宅子的东南面,有一棵大桑树,高度有五丈多,从远处看上去,茂密的大树就像车盖一样。

正在考虑的时候,有人来报告说有两个客人,引着一群同伴,赶着一群马匹,向庄子这边赶来。

三国演义里有哪些好句,要很好的

【第1句】: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着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关于西取蜀地,松对刘备语

【第2句】: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

【第3句】: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被鸟欺。

【第4句】: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

【第5句】: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

【第6句】: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第7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第8句】: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第9句】: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间耳!

【第10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第11句】: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第12句】: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第13句】:操曰:汝为清白,谁为污浊?衡曰: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吾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欲成王霸之业,而如此轻人耶?

【第14句】: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

【第15句】: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诸葛亮对刘备语

【第16句】: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第17句】: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第18句】: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第19句】: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第20句】: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三国演义里的好词好句

  好词摘抄:

  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庙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睐

  月明星稀、土崩鱼烂、如入无人之境、如鱼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 屈指可数

  好句摘抄:

  【第1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第2句】: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第3句】: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第4句】: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第5句】: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第6句】: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第7句】: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第8句】: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第9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10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第11句】: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第12句】: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第13句】: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第14句】: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第15句】: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第16句】: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第17句】: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第18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19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第20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第21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第22句】: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第23句】: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第24句】: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第25句】: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第26句】:古者择贤者而让之。

  【第27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第28句】: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第29句】: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第30句】: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第31句】: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第32句】: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第33句】: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第34句】: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第35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第36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第37句】: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第38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第39句】:子龙一身都是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