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里的好句子赏析汇聚70句

6654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滕王阁序里的好句子赏析汇聚70句

赏析《滕王阁序》里的经典句子

曾记否,一篇美仑美奂的《滕王阁序》,让读高中的我们爱恨交织。

【第1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注释】

豫章:指今江西南昌。汉时南昌为豫章郡治。唐代宗时,为避唐代宗的名李豫讳,“豫章故郡”被更为“南昌故郡”。现在滕王阁内的石碑以及苏轼的手书都作“南昌故郡”。

洪都:汉豫章郡,唐改为洪州,设都督府。

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

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襟:名词动用,以……为襟。因豫章在三江上游,如衣之襟,故称。

三江:指太湖的支流松江、娄江、东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

带:名词动用,以……为带。五湖在豫章周围,如衣束身,故称。

五湖:有两个说法,一是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另一指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在鄱阳湖周围,与鄱阳湖相连。这里借指长江沿线南方大湖的总称。

控:掌握、把握。

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引:连接。

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境内有瓯江。

【赏析】

这句虽不是最美,但还是要说的。因为它是全篇的起头,交待并赞美滕王阁坐落的地点——今天的南昌。南昌的人民应该感谢王勃这位大才子,他确确实实在这篇文章中用了很大的篇幅赞扬了南昌地区及其人民。这句话的意思是:曾是汉代的豫章郡城,现在是洪州的都督府,方位遥对着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理上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掌控着楚地,连接着闽越。这句主要写南昌的历史沿革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简洁明了,对仗工整,语音褒扬,用词准确华丽,描写铺张壮丽,运笔气势宏大,为后面的描写、叙述、抒情做好了厚重的铺垫。

【第2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物华天宝:地上的宝物焕发为天上的'宝气。

龙光射牛斗之墟:龙光,指宝剑的光辉。牛、斗,星宿名。墟、域,所在之处。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徐孺:徐孺子的省称。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当时隐士。据《后汉书徐稚传》,东汉名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宾客,惟徐稚来访时,才设一睡榻,徐稚去后又悬置起来。

这一句是名句,至今为止,江西人还以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骄傲。这句的意思是:物类的精华,是上天又赐予的珍宝,与上天血脉相通,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赞扬江西的物藏丰富、人才聚集。整句对仗工美,用典贴切,遣词俊秀,造句清灵,美不胜收。

【第3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鹜:野鸭。

这句是名句。意思很简单,即西边的晚霞与落单的野鹜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共色,远远地连成一片,但经王勃用骈文的形式把这些事物组合起来,给我们读者展现出来的空旷、深远、博大的意象,是前所未有的。本来他这句是化用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马射赋》中的一句“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化用的结果是在意象上明显胜过原句,可见王勃之灵气。

【第4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穷:穷尽,引申为“直到”。

彭蠡:古代大泽,即今鄱阳湖。

衡阳:今属湖南省,境内有回雁峰,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

断:止

浦:水边、岸边。

这句的意思是:傍晚水乡的渔舟中传出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鸣声到衡阳之浦为止。这句给读者展现的是虚实相衬之美,凭借听觉联想,用想象和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我们读者开阔眼界。实写虚写,,相互映衬,夸张地铺叙,给人的想象赋予无尽的层叠和广阔的空间。

【第5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关山:关隘和高山。

失路:仕途不遇。

萍水相逢:指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这句的意思是说,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

表达了作者仕途不得志,又无人可提携帮助他的失落和无助。

【第6句】: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屈贾谊于长沙:贾谊在汉文帝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圣主:指汉文帝,泛指圣明的君主。

梁鸿:东汉人,作《五噫歌》讽刺朝廷,因此得罪汉章帝,避居齐鲁、吴中。

明时:指汉章帝时代,泛指圣明的时代。

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能了解时机,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这句用贾谊受贬、梁鸿窜逃的典故,一是表明自己怀才不遇,二是表明自己很了解自己,并不抱怨仕途上的坎坷,而是以通达乐观的心态,等待能够让自己一展抱负的时机到来。

【第7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老当益壮:年纪虽大,但斗志有增无减,干劲更足。《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坠:坠落,引申为“放弃”。

青云之志:《续逸民传》:“嵇康早有青云之志。”

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却更加明确迫切,纵使头发白了也要矢志不移。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却更加坚定,哪能丢掉自己的凌云壮志。这既是作者对自己的勉励,同时也是在向当局表明自己立场报国的坚定信念。

【第8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

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

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这句抒发了作者虽然遭遇到“时命之穷”,仍然时时自励的胸怀。

【第9句】: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孟尝:据《后汉书·孟尝传》,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终不见用。

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不满世事,佯装狂放,常驾车出游,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孟尝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这句要表达的意思跟上一句一样,表示虽然眼前有报国无门的愁怅,但决不会自暴自弃。

《滕王阁序》句子赏析

《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第1句】: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第2句】:远近变化之美。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作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第3句】:上下浑成之美。“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第4句】:虚实相衬之美。“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新修滕王阁记》)

易经里的经典句子

【第1句】: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第2句】: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第3句】: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第4句】: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第5句】: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第6句】: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第7句】: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第8句】: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第9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第10句】: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第11句】: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第12句】:君子伺机而作,不俟终日。

【第13句】: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第14句】: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第15句】: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第16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第17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第18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

【第19句】: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第20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第21句】: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第22句】: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第23句】: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第24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第25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第26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第27句】: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第28句】: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第29句】: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第30句】: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第31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第32句】:人之所助者,信也。

【第33句】: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第34句】: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第35句】: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第36句】: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第37句】: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第38句】: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第39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第40句】: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

【第41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42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第43句】: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第44句】: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第45句】: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第46句】: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第47句】: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第48句】: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第49句】: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第50句】: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第51句】: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赏析《滕王阁序》经典名句

【第1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彩霞满天 ;“夕阳西下”。

“彩霞满天”本是美景,却是“夕阳西下”之时。这不能不让人想到,此时的王勃,是一个即将去“天涯”寻父的“断肠人”。

“孤鹜”:一只孤独的野鸭。

明写野鸭,暗寓自己。

作者未满二十,即背井离乡,“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其间虽写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壮词,却也早有“同是宦游人”的悲凉。而今又因高傲,先后得罪了上至皇帝下至同僚的各色人等,不单自己被革职而且老爹也受连累才而被贬为交趾令。自己年轻,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倒也罢了;老爹垂垂老矣,被贬“天之涯”、“地之角”,为人子者,于心何忍!

“秋水”:水势很大,“不辩牛马”。

“长天”:辽阔的天空。

此时的作者,寻父途中路过洪都,“躬逢胜饯”。虽见秋水“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且与“长天”融为一体,却也不无郁闷心情。故借此高朋满座之际,一抒郁闷之情。

【第2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翻译: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悲悯那迷路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

这个解释不太好。“(在座的各位)”?这种提法似乎把自己排除在外了。难道作者自己就不是浮萍、不是客居异乡的人?况且“萍水相逢”一词,现在依然在用,似可不译。

我的看法是:你我萍水相逢,却都是客居异乡;今朝欢聚之后,明日又各奔西东。

“人有悲欢离合”。“离合”之一,背井离乡至京师;“离合”之二,送别杜君不“沾巾”;“离合”之三,漫游剑南被革职;“离合”之四,今宵一别隔阴阳;……

“关山难越”一语,让学生想到“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木兰是武将,王勃是文人,感觉有点牵强。我倒是想起韩愈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两者都不是“失路之人”,却都是“失意之人”。韩愈对侄孙韩湘说,“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王勃正好相反:他倒没想过替老爹“收骨”,反而让老爹“白发人送黑发人”。

【第3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翻译: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里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境遇艰难而意志越发坚定,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老当益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而不改心志,可钦可佩!“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之时,又岂能蹉跎了岁月虚度了如金似玉的好年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穷且益坚”?想起了孟子——“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想到了毛泽东——“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还有那首歌——“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还有网上的两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总之,没有人能够打败你,只有你自己才能打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