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开头的诗词句 要开头的诗句

1896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用开头的诗词句 要开头的诗句

【第1句】:要 开头的诗句

【第1句】:要当致力各终身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第2句】:要识从来会心处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第3句】:要知松高洁

现代

陈毅

《青松》

【第4句】:要当以亭刃

魏晋

蔡琰

《悲愤诗》

【第5句】:要知非力可

曹勋

《山居杂诗九十首》

【第6句】:要识相传风俗在

苏泂

《金陵杂兴二百首》

【第2句】:以的开头的诗句

【第1句】:“以敖以游”

《柏舟》——诗经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第2句】:“以阴以雨”、“以我御穷”

《谷风》——诗经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矣。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求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第3句】:“以暴易暴兮”

《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吾适安归矣。

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第3句】:文字开头的诗句

李忱《吊白居易》: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孟郊《招文士饮》:文士莫辞酒,诗人命属花。

杜甫《天末怀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杜甫《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贾岛《送汲鹏》:文采非寻常,志愿期卓立。

徐夤《纸被》:文采鸳鸯罢合欢,细柔轻缀好鱼笺。

舒亶《临江仙(送鄞令李易初)》:文采弟兄真叠玉,赤霄去路谁先。

【第4句】:“含”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第1句】:含和吐明庭(宋·文天祥·《正气歌》)

【第2句】:含颦不语恨春残(唐·韦庄·《浣溪沙》)

【第3句】:□□含娇眼(宋·无名氏·《水龙吟》)

【第4句】:含英扬光辉(汉·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第5句】:含古色(宋·毛滂·《水调歌头》)

【第6句】:含章檐下眉如月(宋·毛滂·《菩萨蛮》)

【第7句】:含娇含态情非一(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第8句】:含悲斜倚屏风(唐·韦庄·《清平乐》)

【第9句】:含愁独倚金扉(唐·韦庄·《清平乐》)

【第10句】:含毒喷泉人(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第11句】:含嚬欲语声先咽(唐·韦庄·《秦妇吟》)

【第12句】:含珠露色应无价(宋·宋太宗·《缘识》)

【第13句】:含薰待清风(魏晋·陶渊明·《饮酒 十七》)

【第14句】:含颦不语(宋·沈瀛·《念奴娇》)

【第15句】:含洞乳(宋·晁补之·《洞仙歌》)

【第16句】:含情谁解(宋·王之望·《念奴娇》)

【第17句】:含笑吟吟(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第18句】:含悲含笑一炉香(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第19句】:含胎长养尽笼罗(宋·宋太宗·《逍遥咏》)

【第20句】:含元得一本真宗(宋·宋太宗·《逍遥咏》)

【第5句】:有关古诗开头的句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多么顽强的草啊!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多么渺小的草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都么旺盛的草呀!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张建封在《竞渡歌》中这样描写了龙舟上健儿奋力拼搏的英姿豪气。

你看,引用诗句开头有这样几个好处:一是用三言两语就进入正题,不拖泥带水。二是能增强气势,给读者一种强烈的感受。三是诗句意蕴丰厚,能够充分拓展文章的内涵。像这样的开头展示了划龙舟的激烈场面,就为下文介绍端午节的风俗做了很好的铺垫。

“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薄剑斩百邪,鬼魅入虎口。”端午前后,梅雨霏霏,空气潮湿,疾疫猖獗,菖蒲之叶似钟馗之剑,相传可以斩妖驱魔。事实上,艾叶和菖蒲散发出来的阵阵药香,也确实可达到防疫驱瘟之目的。

这里引用古民谣,不仅描述了菖蒲叶的形状和作用,而且蕴含一个民间传说,为端午节家家户户挂艾叶和菖蒲叶的风俗传统做了一个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