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猪八戒本领大的句子90句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形容猪八戒本领大的句子90句

猪八戒是人才美文摘抄

一提猪八戒,大多数人脑子里会出现一个好吃懒做、整日色迷迷且丑陋不堪的形象,要把他和人才联系在一起,不少人会大摇其头,但是,观音菩萨愣是在上八洞、下八洞数以万计的神仙中选中八戒,让他担任西天取经的要员,的确是慧眼识珠。

像孙悟空这样的人才一般埋没不了——不管你还是不,人家的本领在那明摆着:上天入地,降妖除魔,几乎无人能敌,任何人也无法否认或视而不见,但像八戒这样的,本领不是特别出众,浑身的毛病却不少,现实生活中很难被发现并重用。

但是,据说一家网站搞了个调查,在唐僧的取经小组里,最受女网民青睐的,既不是坐怀不乱的唐三藏,也不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更不是老实忠厚的沙和尚,而正是这个好吃懒做色迷迷的猪八戒!像孙悟空和唐僧这样缺少七情六欲的非常罕见,沙僧又过于木讷、憨厚,八戒就显得颇有人情味——从某种意义上说,八戒就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中的一员,比较有亲和力。

在对待八戒的问题上,观音菩萨确实高人一筹。按说,像这样有过严重问题、还爱打小报告、动不动就嚷着要散伙的有前科的人,就是应聘一般的工作人员,也不会被录取。何况是西天取经这样上天和凡界都非常重视的大事?

但观音菩萨却慧眼独具,没有把八戒一棍子打死:在犯问题之前,八戒是天蓬元帅,功夫自然不同凡响,水里的功夫甚至比大师兄孙悟空还要高明。尽管爱占小便宜,但其真正工作起来也不含糊。像井下背死人等粗活、累活、脏活这些孙悟空这样的精英不愿干、不屑干的',都是人家八戒的;再说,八戒心胸比较宽广,虽然屡遭孙悟空戏弄,但仍然和悟空保持着良好的同志加的和。在到西天取经紧张艰辛、充满危险的遥远路途中,既需要艺高胆大的孙悟空,也需要八戒这样乐天达观、关键时刻也能挺身而出的帮手。

这就涉及到一个人才标准问题,古人云:“为政之要,在于得人,得人者得天下。”这首要的一条,就是人才标准的确定。

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或者唯文凭论,甭管什么单位,也不论什么岗位,恨不得所有人都要求本科以上文凭,即便你有通天本领,如果没有那个小本本,你也休想进去;或者一叶障目,求全责备,横挑鼻子竖挑眼,个子矮了不行,长得丑了免谈,弄得人才无所适从,只好牺牲个性,把主要精力用来讨和同事的。然而,没有了个性,也就丧失了创造力。

观音菩萨深谙“红花还得绿叶配”的道理。一个单位里,既要有运筹帷幄的决策精英,也要有踏实肯干的维修技工。所以,西天取经,观音菩萨就没有一味要求本领都像悟空那么大的,人品都像三藏那样无可挑剔的。要是那样,一是这个小组很难组成,二是即使勉强组成,还不够这些人内耗的——本领不相上下,凭啥你是大师兄俺排在你后面?凭啥我挑着担你牵着马而不是你挑着担你也牵着马?

这说明,发现和使用人才,需要慧眼。应该说八戒最后能修得正果,是观音菩萨不计前嫌的大胆使用和同志们的批评监督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否则,八戒说不定还在高老庄当他的妖怪,扰乱社会治安呢。

做人才是根本美文

我觉得如今提倡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学习古代圣贤的教诲,是个好事情。我举双手赞成!

我1997年留学回国后,一直从事律师工作,与国内外各界人士接触比较多。我总结了一条,但凡有成就并且能够长期保持的人,都是目光远大、品德高尚、富有爱心的人。我感觉,我们国家对现代社会的认识有两点值得反思,一是片面强调竞争、一味追求个性和创新;再就是学校教育重智轻德、忽视人格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竞争是必要的,但合作、互助、宽容,理解、平等和爱心更重要,这是人生成功的基础。即使是在西方一些被我们认为竞争激烈的.国家,合作精神在社会价值观中也是居于首位的。而且一个人要做事情,首先必须踏实勤奋,没有这个基础,个性化和创意便无从谈起。学校教育的误区导致现在许多青少年个性品格方面有缺陷,这个问题很严重,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所以,我认为,孩子们非常有必要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因为那些流传下来的经典,正是我们教孩子如何做人的好教材!传统美德不仅仅体现在文字、书面上,更是生活化的、现实的。这些经典教材立足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果对其中的道理进行恰当解释,孩子是能够慢慢理解并有所体验的。虽然这些经典是古代社会的产物,是个别做法,有些观念与现代社会不太相符,但其中一些为人处事的原则以及包含的精神,还是很有道理、值得学习的。一些人认为诵读经典会增加孩子的负担,会使孩子受到封建教条的束缚和影响,持这种观点的人一定是对“德”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德”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相信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首先是一个“好”孩子,有了这个根,才有可能谈别的。

至于孩子能不能接受,我认为可以。诵读经典可以让孩子们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也就是常说的“定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会浮躁,会冷静地应付各种问题和各种困难。而且,经典诵读会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记,即使一时没有深刻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不断丰富,孩子也会有恍然大悟的可能。我想这种内在的人生教育是会令一个人终身受益的。

当然,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并不一定仅仅限于背诵经典,德育的关键不在语言形式,而在于它的宗旨和实质,只要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就行。能够让孩子们在欢天喜地的情况下学习和改变,那是最好的。

流程第一人才第二美文摘抄

我一个朋友在麦当劳工作过,他一天到晚讲麦当劳的成功经验:三流的员工,二流的管理者,一流的流程。所谓“三流的员工”,就是不要求员工素质太高,高中毕业就可以了。什么叫“一流的流程”?做任何事情都讲流程。比如打扫厕所,有手册规定操作流程分几步;选店址,有操作流程一二三四怎么做。我说:“你怎么做汉堡?”他说:“做饭更得讲流程。中餐不行,你看粤菜淮扬菜的厨师,个个相当于博士生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要求那么高的学历,也不要求那么高的`本事?我有流程。汉堡怎么做?两片面包,一片牛肉饼,1/8盎司芝士酱,1/3盎司番茄酱。”“打住,1/8盎司,1/3盎司,这个没有办法量化了吧?”“我早就想到你会这么问,我们有一个枪,一下1/8盎司,一下1/3盎司。然后三片酸黄瓜、三片鲜黄瓜、二十粒洋葱碎……走,用包装纸一包,全世界一个味。”

有了这样的流程,高中文化程度的员工足够用了,根本不需要所谓的一流人才。你再看我们中餐馆,能否经营好全凭大师傅的做饭水准,而培养一个中餐的大师傅特别难,没有十年八年的工夫,是熬不到掌勺大师傅的。为什么?因为没有量化,没有流程!我有一个朋友是德国人,他说最恐怖的就是听中国大师傅说话——盐少许,味精适量;更痛苦的是——油七成热,炸八成熟。他把头都快想破了也想不出来。因为不讲究流程,不讲究量化,所以中餐难以复制,难以复制就必然导致难有稳定的质量,同时没有复制也就没有规模。

1770年,英国人霍克发现了澳大利亚大陆,于是英国人掀起了开发澳洲的热潮。人手不够怎么办?把囚犯拉到澳大利亚去。但是英国政府没有这么多船,就征收了民间的船,运得多、拉得多,给钱就多。于是船主为了多挣钱就拼命装囚犯,粮食不带够,水不带够,药品不带够,航行时间两到三个月,一路颠簸,囚犯大批量死亡。最惨的时候,一船囚犯死亡率高达33%。

这个事传到英国,人们声讨这种行为。怎么办?改!怎么改?他们个个是魔鬼,你把他们全部杀掉,谁来干活呢?你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他们代表魔鬼的利益。唯一的办法是流程,通过制度改造流程。下船之前不给钱,下船按活着的人头发票子。

流程一改,魔鬼变天使了。所有的船主都算账,最好一个都不死,每死一个都是净亏损。粮食带够,水带够,药品带够。

这些船主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他们就是人。这就是人性。

市场经济中的人叫经济人。经济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好的经济结构,魔鬼变天使;坏的结构,天使变魔鬼。

会用钱的人才是智慧的人的美文摘抄

星云大师12岁出家,一生都在寺院中度过。四大皆空,对于钱不上心。

年轻的星云大师负责佛教杂志《人生》的编辑工作。他一心只想办好杂志,于钱上毫无概念。后来才发现,没钱,杂志就办不好。于是,他广结善缘,用自己的影响力向富人募捐。很快就筹集了一大笔善款,用于办杂志绰绰有余。但是,他只拿出一小部分来用于办杂志。大部分善款,他想留下来慢慢用,以备不时之需。

《人生》杂志的发行人东初法师教导他不要存钱,应当把钱尽快花到该用的地方去。对此,星云大师解释说:“我这也是为了长远考虑。细水常流,方是治家之道。”东初法师听了,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听了这句话,星云大师心中为之一震,明白了: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

这之后,星云大师很快就把手头所有的善款都花了出去,用于庙宇翻修以及新来子弟的食宿费。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每筹到一笔善款,星云大师都会立刻毫不犹豫地拿去做善事,一分钱也不留。一生中,他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了200余所道场,并创办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中华学校、佛教丛林学院及大、中、小学等数十所。

很多人拥有财富,却不知道如何将这份福报转化为能够滋润自己和他人的'甘霖。对此,星云大师说,拥有财富而不用,和“未曾拥有”并没有什么差别。拥有财富而不会使用,和“没有用处”也没有什么不同。所谓的把钱“花出去”,并非提倡奢侈消费,而是要将手中的财富用在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上,这比攒在手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