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029-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位收藏人是宋徽宗,他用瘦金体在画上亲笔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后来靖康之变后,流落民间,开始了流落和进宫的艰难路程。
元朝,明朝,清朝都在宫内出现过它的身影。
元朝被官匠装池的人掉包卖给了某位高官,后来第二次被高官的画作保管者偷了卖给杭州陈彦廉。
曾经落入过明代六大奸臣的宰相严嵩手中,严嵩被抄家后,再次收入宫廷,后来被明代太监冯保偷出,在画上加过题跋。
最后被清朝湖广总督毕沅收藏,毕沅死后,再次进宫,嘉庆皇帝非常珍爱,后来一直被深藏于紫禁城内,是清宫的珍藏。
令人惊奇的是画作幸运地躲过了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侵华。
1932年,这幅名画被带到了溥仪在日本人扶植建立的伪满洲国的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后来抗日战争结束前夕,伪满皇宫失火,许多珍宝流失,好在后来《清明上河图》在通化被截获。后来先是存放于东北博物馆,之后调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到现在。
关于临摹和真伪的争议
现在看到的《清明上河图》看不到宋徽宗的签字和印章,有说法是流传太久,开头已损坏清明上河图导游词,也有说法是因为宋徽宗题记及双龙小印值钱,有人故意裁去那一部分,当作另一幅画卖掉了。《清明上河图》难辨真伪,大多数人承认的真迹是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也有说法台北故宫博物院另藏的是真迹。实际上,自《清明上河图》问世以来,有非常多的临摹和伪造本。国内外公私所藏的《清明上河图》摹本就有30幅。
画作欣赏
《清明上河图》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绢本设色的长卷,男女衣着不同,神态各异,牲畜、房屋、楼宇、船只、树木和车轿等丰富而富有变化。
令人惊叹的是画中有:814人(也有说法1643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等。其中人物大的不足三厘米,小的有黄豆大小。各行各业清明上河图导游词,从农村到市集,三教九流和三百六十行囊括了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农民、商人、摊贩、游客、医生、道人、僧人、算命、船夫、纤夫、官吏、士子、仕女等。骑驴赶马、挑担运货、茶楼、酒馆、当铺、作坊、桥梁、游船等等,人与环境交杂成形,极具生活气息,处处引人入胜。
画中的情节和活动异常融洽和谐,规模宏大,组成了一幅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清明上河图》细腻、逼真、生动,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也是我国现实主义绘画传统的最优秀代表作。
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清明上河图导游词,临翠水、开镐宴。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