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宝瓶口导游词举例
各位朋友:
刚才我们已经在沙盘前了解了整个渠首工程。我们现在就站在宝瓶口的上方,在这里我既不讲宝瓶口的名称由来,不讲有关冰儿的民间故事,也不探讨凿离堆的工程方法,讲什么呢?既然是接纳滔滔不绝的江水而又千年不坏的宝瓶口,我就讲讲“水口”。
宝瓶口
我国传统的风水理论认为,“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可见“得水”在风水中的重要性。无论是一村,一镇都江堰导游词,一个城市都必须考虑“水口”问题,“水口”包括了入口和出口。
“水口”离村镇城市的距离并无具体或严格的规定。村庄的“水口”可在1—70里之间,城市的“水口”可在百里以外,距离远者都江堰导游词,地气就大,环境容量就大,村镇城市的发展规模就可能大。
《四川成都水利全图》 清光绪年间绘制
大家眼前这个宝瓶口就是成都的“水口”中的入口。“气”顺水走,成都的气势就是从宝瓶口而入,沿“二江”以扇形辐射川西的。从古至今,无论怎样扩大都江堰灌区,从宝瓶口流向灌区的岷江水都符合传统风水理论中对流经水口之水的特殊要求:水势宜缓不宜急,水流宜曲不宜直,水声宜静不宜动。
对一个城市而言,可以没有山势龙脉,但必须要有水形气势。
这位朋友提的问题问的好!那成都“水口”的出口又在哪里呢?成都“水口”的出口说法不一,我认为应当是在新津县的五河汇聚处。
在古代风水理论中,“水口”的出口较入口重要。但鉴于成都的特殊情况,宝瓶口同时也是防洪屏障的最后关口,说严重点,它关系到古代川西平原,成都古城的生死存亡。所以川西人民把宝瓶口这个水口看得特别重要。
1943年清明放水节·砍马槎前夕 文幼章 (加拿大) 摄
自古以来,每年都要多次在都江堰举行祭祀李冰的活动(如清明节、六月二十四日李冰生日等)。旧时代每年清明时举行放水仪式前后,都江堰沿岸彩棚连绵,张灯结彩。二王庙杀猪宰羊,吹箫鼓乐,戏台连演几天川剧,吸引都江堰周边各县民众参加。成都的省府首脑人物们也要亲临参加,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拆散杩槎”。之后,百姓们欢呼着追逐江水顺着内江河道涌进宝瓶口。参加放水仪式级别最高的官员要在江水涌过宝瓶口后,快马赶回成都的衙门。如果晚于第一个水头到达成都,既不利于当年的年景收成,也不利于个人的官场运程气数。
所以,都江堰放水节实际上是为了消除岷江水害、祈求五谷丰登、纪念李冰而在成都的“水口”上举行的人神共娱的祈福仪式、祭祀活动,这个活动既是为了都江堰,也是为了成都市,更是为了川西平原。
现在每年放水节的主会场都设在伏龙观前面的广场不是没有原因的。
都江堰的放水节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哦。
水口,是一个村、一个镇、一座城市的生命之穴!保护好水口,保护好环境,才能泽被后世,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06年清明放水节
2012年清明放水节
——这篇导游词从中国古代的环境理论切入,运用其中的“水口”学说都江堰导游词,解释了宝瓶口的重要性。并有意运用了几种讲解技巧,但始终围绕宝瓶口这个点,用“水口”起承转合。
宝瓶口
——这是参编《四川省导游资格考试口试复习资料》时编写的导游词之一。
——2007.5.
(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