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佑寺
寺内建筑
原殿中供奉弥勒、三世佛、八大菩萨和无量寿佛等。御容楼是专门供奉清代已亡皇帝画像的地方。康熙皇帝死后,他的画像即供于这所楼上;每年,乾隆到山庄的第一项活动,就是到这里祭拜。后来雍正和乾隆的画像也供奉于此。现永佑寺除舍利塔及四座石碑外均已无存。四座碑文分别是:《永佑寺碑文》、《永佑寺舍利塔记避暑山庄后序、《避暑山庄百韵诗序》。
永佑寺舍利塔
永佑寺舍利塔又称六和塔,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东北侧。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南巡,见杭州六和塔和南京报恩寺挺拔秀丽,为报其母恩广佑寺景区导游词,于京师仿建两塔,并于次年在山庄建永佑寺,乾隆十九年又于此仿建一塔。后京师两塔一毁于火,一倾圮,乾隆帝一面追查责任,一面引以为戒,加固山庄之永佑寺塔,至二十九年才告竣,历时十年。现永佑寺建筑大部已毁,仅存石碑数通,其中乾隆二十九年碑一面刻《御制永佑寺舍利塔记》,一面镌《御制避暑山庄百韵诗并序》,为研究兴建避暑山庄的重要史料。
寺庙历史
永佑寺建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是伽蓝七堂式的建筑格式。整组建筑样式规整,坐北朝南。据载,门殿前有牌坊三座,成品字型,自东向西题额分别是:法瞻龙象,锡振雷音;仁寿世界广佑寺景区导游词,慈悲法门;优昙耀彩,檐葡飞香。门殿以北,前殿、宝轮殿、后殿、舍利塔、御容楼,沿中轴线渐次排列。宝轮殿东西配殿分别为“妙觉”、“慧照”,后殿的东西配殿为“普慧”、“广仁”。寺庙的西北处的御容楼广佑寺景区导游词,里边供奉着乾隆皇帝之前的顺治,康熙,雍正画像。寺中还供有乾隆皇帝的四座御碑。从碑文中得知,建这座寺院的目的在于,使祖上的恩德与教诲永远保佑大清安定,因此取名永佑寺。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