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精编15分钟导游词(优秀)
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解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我是大家本次的随行导游小武。 陕西历史博物馆坐落于大雁塔以西的小寨路与翠华路十字,占地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5.6万平方米,总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并于1991年6月正式建成对外开放,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历史博物馆。这座宏伟的仿唐建筑由中国建筑学界的泰斗梁思成大师的关门弟子张锦秋女士主持设计的,突出反映了盛唐的风采和辉煌,并且在布局设计上,借鉴了中国宫殿建筑“轴线对成,主从有序,中央殿堂海军博物馆讲解词,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 古朴凝重、气势恢宏。博物馆集全省文物之精华,用三千多件文物展示了以周秦汉唐为重点的陕西古代文明,分为序言大厅和基本陈列两部分。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序言大厅,这里不写一个字,而是以奔腾咆哮的黄河壶口瀑布、绵延无垠的黄土高原和高大雄伟的顺陵走狮来昭示主题,构成了独特的无字序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陕西文化孕育生长的摇篮,走狮原为武则天母亲杨氏顺陵前的镇墓石狮,它造型雄伟,气势磅礴,石刻之精美,气魄之宏大,堪称“东方第一狮”
在基本陈列展厅,它以时代为序,将陕西古代史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个部分,系统地展现了陕西自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猿人至鸦片战争一百多万年的发展过程,突出了周、秦、汉、唐等封建社会的盛世和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现在我们进入陕西古代史的第一部分“史前时期”,时间跨度为距今约115万年至公元前21世纪,揭示了人类早期的起源和发展。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头骨化石为蓝田猿人的头骨化石,它是1964年考古学家在陕西蓝田县公王岭发现的距今约115万年前的一位年约30岁左右的女性猿人头骨化石,据考证蓝天猿人是迄今已知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继蓝田猿人之后,1978年在我省大荔县又发现了距今约20万年的大荔人头骨化石,它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为完整最为古老的人类头骨化石。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人类进入到新时期时代,老官台文化是陕西境内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这一时期主要以距今约
4、5千年的仰韶文化为主,在出土的彩陶器中最为著名的是“人面鱼纹盆”和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种小口大腹的尖底瓶,它巧妙的运用重心的原理,是当时人们的汲水器,并且发现在大量的陶器表面具有规律性的刻划符号,而这些符号可能是汉字的最早雏形。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私有制产生,中国历史进入到了奴隶社会时期。
下面我们一起参观第二个部分—周。周是陕西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和青铜器的鼎盛时期,主要展出的有鼎、兵器、编钟等。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 “鼎”,
它本来是一种炊具,即煮肉的锅,后来随着礼乐制度的强化,逐渐成为权利和等级的象征。西周等级制度森严,鼎在当时有标志身份的特殊作用,如: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这件多友鼎就是一件国宝级文物,它内部的铭文达到279字,创建国以来陕西地区发现鼎内铭文数量最多的一件,记录了周厉王时期大将多友率兵抗击猃狁获胜而受赏的“感恩”铸造。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件非常漂亮的青铜器为牛尊,它通体成牛状,蹄腿柱立,成吼叫状,引牛舌为流,。造型别致,纹饰生动海军博物馆讲解词,显示了西周高超的青铜铸造艺术。随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犬戎族入侵,使西周走向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但周王朝实际上已名存实亡了。中原大地上先后出现了“战国七雄”。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六合而荡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大统一的封建国家。为了维护其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货币、法律、车轨和度量衡等。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货币就是秦统一六国后的全国通行货币——秦半两。因为它外圆内方这和古人讲的“天圆地方”不谋而合,所以秦半两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并一直保持到清末。
虽然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但同时他也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暴君,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在这场起义中,又有一位人物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他所建立的汉朝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对后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方块字也是从这一时期起被称为“汉字”,同时构成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也是在这个时候正式形成。汉朝自建立后,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发展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汉长安城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故有“西有罗马,东有长安”之称。大家请看这件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为新疆和田羊脂玉,上有螭虎形纽,四周装饰有云纹,可能是吕后生前所用的印章。“皇后之玺”也是迄今发现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而这件茂陵出土的华丽的鎏金银竹节熏炉为汉武帝赐给他姐姐阳信长公主和其丈夫卫青的皇家器物。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件雁鱼铜灯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环保灯了,它造型别致,设计巧妙,既能任意调节灯光亮度和方向,又通过水吸收烟尘,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烟尘对环境的污染,充分体现了汉朝工艺品既追求美观又注重实用的特点,堪称古代灯目的珍品。 现在大家所看到得这副“丝绸之路”示意图。它中国最古老的一条贸易通道,也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一条贸易通道。汉武帝时期曾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大大加强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所谓天下合久必分,在经历了秦汉时代的大一统,到了公元220年至公元581年的魏晋
南北朝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由于历史原因,这一时期的文物具有浓郁的军事色彩和地域特征。这里展出的铁蒺藜又称马刺,是用来扎马蹄的一种暗器,是对付骑兵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武器,据说是诸葛亮的发明。这一时期发现的文物中最有意思的要数这枚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共26个面,其中有14个面上有印文。它的主人独孤信是西魏八柱国之一,鲜卑族上层人物。他不仅自己身兼数职,他的女儿也十分的有名,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三位皇帝,因此可以尊称他为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了。
公元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建立了隋朝。公元618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唐朝。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陕西历史文化的黄金时代,现代的海外华人自称“唐人”,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反映了唐代对后世子孙产生的影响。隋唐两代都把长安作为其都城。隋时称为大兴城,唐时称为长安城。隋大兴城是少数民族建筑大师宇文恺设计并主持营建的。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葺完善起来的。从这幅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气势宏伟,整齐划一。全城共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大部分。城内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由十一条纵向的大街和十四条横向的大街,把整个长安城划分为108个坊。这种布局对以后各个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亚洲一些国家如日本、朝鲜等规划都城时所效仿。是古代世界规模最大的一座都城。唐代手工业非常发达,这里展出的鸳鸯莲瓣纹金碗,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鹦鹉提梁银罐等等都是唐代金银器的代表,已被定为国宝级文物。这件堪称镇馆之宝的“兽首玛瑙杯“于1970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是一件国宝级文物,玛瑙杯选用缠丝玛瑙制成,纹理细致,层次感分明。兽角弯曲着伸向杯口两侧,兽嘴部镶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兽首玛瑙杯具有浓厚的波斯风格,是大唐与西域友好交往的见证。这件是陕历博18件国宝级文物中唯一一件三彩器——三彩载乐驼俑,反映了唐代丝绸之路上人们载歌载舞的生活情趣。
唐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东移,长安失去了都城的地位,但仍是控制中国西北的军事重镇,周秦汉唐的灿烂文化所形成的巨大惯性,使这一时期陕西的经济文化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水准和发展势头。中国素以瓷器著称于世,宋代至清代是中国瓷器繁荣时期,八大瓷窑也就是在这时期形成。这件青釉提梁倒灌壶是北宋耀州瓷的代表,它的盖子是象征性的,不能打开海军博物馆讲解词,提梁为一凤凰,壶嘴上是一对母子狮,壶的四周雕刻的是牡丹花,因此也被称为三王壶。进水颠倒后由底部灌进,扶正后由壶嘴倒出,它巧妙的运用连通器内液面等高的物理原理。这个黑釉油滴碗是国宝级文物。表面大小不
一、呈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因此也称“油滴釉”。油滴釉属于结晶釉,工艺要求很高,火候很难把握,只有在1100℃时才会出现这种结晶。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英语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详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原创)
陕西历史博物馆英文导游词(最新)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精编15分钟导游词(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导游词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