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导游词范文
1、九江市导游词范文你有去过九江市。下面是本站的wtt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九江市导游词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本站!九江市导游词范文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九”是实指。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九江概况导游词。九江开发历史较早。夏、商时期九江属荆、扬二州之域春秋时九江属吴
2、之西境楚之东境因而有“吴头楚尾”之称。九江作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秦代秦始皇划天下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九江概况导游词。此后九江又有江 州、柴桑、浔阳、汝南、湓城、德化等古称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浔阳、江州著称于世。九江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人口466.2万其中市区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8.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60万人。辖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九县瑞昌市浔阳、庐山两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青开发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九派浔阳郡分明是画图”。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了九江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雄美
3、壮观的山水胜景。在纵横一万八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罗棋布着400多个景点景观呈现出一幅千崖竞秀、万壑争流、梵宇巍峨、胜迹如林的山水画卷形成了一个以庐山为“龙头”包括“六区”(牯岭、山南、沙河、永修、浔阳、共青)、“两点”(石钟山、龙宫洞)、“一线”(鄱阳湖水上旅游线)的大型旅游区。九江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于一体有400多个景点景观已开发景点120处旅游线路30多条。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8处。20_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庐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40佳”之一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_年2月庐山又被列入全球
4、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全山景点80余处各类中外别墅1500余幢。山南景区有唐代诗人李白写下“望庐山瀑布”千古名句的秀峰晋代诗人陶渊明故里和桃源胜境等。市区主要景点有九江长江大桥、长江大堤外广场、周瑜点将台-烟水亭、因白居易琵琶行而得名的琵琶亭和当年宋江醉题反诗的浔阳楼等景点市中心的甘棠、南门两湖面积120万平方米两湖间的李公堤系唐代江洲刺史李勃所建。分布在县区的景点主要有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陶靖节祠、宋代民族英雄岳飞之母墓、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江湖锁钥石钟山、全国重点寺庙之一的云居山真如禅寺、全长2700余米的地下溶洞龙宫洞以及有“万岛之湖”之称的庐山西海(柘林湖)等。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河流万里长江自
5、青藏高原发源一路发展壮大浩浩荡荡而来至九江一带江面开阔史称浔阳江。浔阳江畔风光旖旎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历史上演绎过多少动人的故事:禹疏九江登庐山灌婴筑城鉴浪井公瑾甘棠点水军董奉杏林救黎民渊明种豆南山下乐天江头感琵琶太白五老揽秀色东坡月夜探石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九江与南昌之间九江概况导游词。它北萦长江西屏庐山碧波万顷水天相连渺无际涯。晴日浮光跃金舟发鸟翔;雨时云水茫茫风急浪高;朝晖夕阳气象万千。唐代王勃在滕王阁诗序中所写“虹销雨霁彩彻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描绘的正是鄱阳湖的景色。由于鄱阳湖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合候鸟越冬因此在每年秋末冬初
6、(11月)从前苏联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飞来成千上万只候鸟和原来定居在这里的野鸭、鹭、鸳鸯等一起度过冬天直到翌年暮春(3月)逐渐离去。如今保护区内鸟类已达200多种上百万只其中珍禽达20多种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曾被海外客人誉为“中国第二座万里长城”。山水蕴灵秀人物自风流。九江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北宋“苏门四学士”之首黄庭坚就是这片美丽山水哺育出来的杰出人物。中国历史上一大批文化名人如王羲之、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陆游、朱熹、唐寅、王守仁、康有为等都曾为九江和庐山的天然美景而倾倒在这里放歌山水记叙游踪敷陈掌故抒发情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7、题记、墨迹和轶闻佳话。九江地处交通要道襟江带湖背倚庐山又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因此有关九江的传说故事特别丰富。这些传说故事在一些名著名篇中都有反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和水浒都有有关九江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诸葛亮舌战群儒”、“柴桑口卧龙吊孝”水浒中“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跳”、“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等故事都与九江有联系。许多人都知道“杏林”是医学的代名词。传说在三国时东吴董奉来到庐山他看中了这里的风光开始在这里隐居。他一边修炼一边为人治病董奉医德高尚为人治病分文不取只是要求重病患者病好以后种上五棵杏树;轻病患者病好
8、后种一棵。四面八方闻讯来治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久而久之他住的地方便长成了十几万棵杏树郁郁一片杏林。董奉的事迹和杏林的传说一直广为流传。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向为后人所敬仰。他的“桃花源”为世人描绘了理想世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境界。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田园诗人”之称。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诗人书法家。修水县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在宋代开创了江西诗派。书法也多有成就。白鹿洞书院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
9、早在升元年间(公元年)南唐就在庐山东南五老峰下李渤读书的地方办起了一所“庐山国学”又叫做“白鹿国学”。宋初人们在庐山国学的旧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到了1179年大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到这里任南康知军决定重兴白鹿洞书院。经过这位理学大师的惨淡经营与精心整治白鹿洞书院名声鹊起一时俊彦云集英才辈出。学生中有大军事家余阶一代宰辅江万里白鹿洞书院成为全国四大书院(岳麓、石鼓、睢阳)之首被誉为“海内外书院第一”。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他们的后继者同样在创造辉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毕必成、王一民为代表的电影文学工作者先后创作了庐山恋、乡情等一大批优秀电影作品。庐山恋、乡情获“百花奖”乡音获“金鸡奖”。一时九江电影创作高潮迭起佳作名片不断问世被文学报誉为“电影之乡”。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