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导游词 探访《走西口》
#记录我的2023#“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紧紧的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这首传唱于晋、陕、冀蒙一个多世纪的民歌《走西口》,现在听来依然荡气回肠,余音绕梁!
杀虎口
之所以提起这首民歌,是因为我们刚好来到了“西口”!也就是现在的“杀虎口”景区。闻名遐迩,且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紧邻晋蒙两省交接处,是明长城北部的关口之一,古称“参合口”。
明代马市口遗址(仅容一人一马过)
当时明朝为了抵御蒙古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蒙汉互市以来, 康熙三十五年,为缓和民族矛盾边城导游词,促进中原地区与塞外的贸易,将最初的“杀胡口” 改名为“杀虎口” !
我们登上了明长城(重修后)
“刀戈沉沙边城带血,关山度月古堡念悲”道出了古关“紫塞金汤”的气势
杀虎口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口,不仅是兵家必夺的要塞边城导游词,更重要的是一条商路, 也是声名显赫商号大盛魁的发祥地。
右玉博物馆前矗立的“康熙西征铜像”
回望西口
导游讲解
走近右玉序言
当然,这些知识也是我们跟随导游在杀虎口脚下的右玉博物馆 参观时了解到的。 原来中国历史上共发生了三次老百姓自发的人口大迁徙,那便是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 。
博物馆中的蜡像惟妙惟肖
来个特写吧!很逼真呢!可惜老奶奶的手指被人为破坏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而杀虎口便是晋人走西口的主要通道边城导游词,饥荒之年,山西、陕西、甘肃等无法生活的农民“走西口”移民谋生,奔向内蒙、包头、鄂尔多斯等地。看着漫漫西口路,驼铃声、马蹄声、吆喝声似乎穿越时空,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
淳朴民风撩人醉
茶马古道天下晋商
大盛魁
相约西口再见右玉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悲壮伤感的西口风情却又依稀萦绕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