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安徽——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采石矶风景区
【欢迎词 1分钟】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代表河北旅行社欢迎您的到来,能够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与大家相遇徽州古城导游词,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姓杨,您叫我小杨就好了。那么,坐在我身边的徽州古城导游词,就是本次旅途中最为劳苦功高的一位,我们的司机康师傅。您别看他脸上长着青春痘,他可是有着十年驾龄的老司机了,本次旅途有它保驾护航,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在这次旅途中,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请一定要找我,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外出旅游靠导游,希望我们能一起拥有一段美好的旅行,为大家留下一段珍贵的回忆。
【简介 1分钟】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面积约9.5平方公里,是由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唐模、潜口民宅、呈坎等5处国家4A级景区组合而成。核心区旅游线路:东起歙县徽州古城,西讫徽州区呈坎村,途经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唐模村、潜口民宅博物馆,东西长约20公里,各景区之间的间隔一般在五、六公里左右,由一条美丽的乡村公路将这5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而成。如果夸张一点说,那就是古有丝绸之路,今有徽文化之旅。
【徽州古城3分钟】
徽州古城也称歙县古城,自秦代始置古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说到歙县啊,它是我们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自隋617年始,新安郡治迁歙,直至清末,徽州古城均为郡、州、路、府的治所地,是古徽州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史称“徽州府”。徽州古城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徽州古城景点众多,主要有徽园、许国石坊、徽州府衙、斗山街、渔梁街等,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它们的概况。
徽园徽园是利用徽州古城西城墙构筑而成的一个仿古景点,融观光、展览、购物、餐饮、商住为一体,占地4公顷,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集牌坊、民居、祠堂“古建三绝”之大成;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之精髓。
园内建有城楼、茶楼、酒楼、戏楼、绣球楼、观景楼、惠风石坊、九龙九凤壁、等,粉墙黛瓦,鳞次错落,脉传徽州建筑文化之神韵,新创徽派建筑雕刻之精华,堪称徽派建筑之经典,2001年被评为黄山世纪经典建筑。
徽园周围群山环抱,园外散布着大量的文物古迹,太平桥、长庆塔、东谯楼、南谯楼、徽州府衙、许国相府等井然有序,如众星捧月般拱拥着徽园,使徽园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之中,成为古城一个崭新的亮丽景点。
【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4分钟】
游客朋友们,如果说徽州古城的千年遗风让您联想回味当年徽商的崛起与兴盛,那么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的庄严与华丽将让您领会感悟徽州明清文化的思想境界。好了,现在我们行车继续前往下一个景区---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
据资料记载,歙县曾有200多座牌坊,现存还有82座,是著名的“牌坊之乡”。而在歙县郑村镇的棠樾村村口,就有七座牌坊逶迤排开,以“义”字坊为中心分别从东西两边排列“忠孝节义”,一个村庄矗立着七座牌坊,而且还涵盖了封建礼教的全部内容,这在全国仅此一处,因此有“棠樾牌坊,举世无双”之说,199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5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到这里,站在牌坊群和祠堂之间,发出了这样感慨:“如此灿烂的文化,如此博大的文化,一定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它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慈孝里坊棠樾村,又名慈孝里,这是明永乐皇帝朱棣赐名的,跟慈孝里坊有关。慈孝里坊,建于明永乐年间,属“孝”字牌坊。当年徽州府守将李世达起兵叛乱,到处行凶抢劫,棠樾村民鲍宗岩父子被抓,叛军要杀掉他们中的一人,此时儿子跪在强人面前,苦若哀求愿代父死,而父亲却连连嗑头拜揖,甘愿受死,只求留下儿子以传宗接代,一幕父子争死,哀声不绝的悲剧,竟把行凶者感动了!他们便把鲍氏父子二人都释放了。这件事被写入史册或典籍中,永乐皇帝朱棣得知后就颁布诏书表彰鲍氏父子,特御制慈孝诗碑于龙山之上,碑铭为“鲍家父子全仁孝,留取声名照古今。”并从国库拨款建造“慈孝里”坊。后来清乾隆皇帝还特意赐联赞扬该村“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
鲍家花园鲍家花园,可谓是徽商贵族的大宅门,是两淮盐务总商鲍志道和鲍启运兄弟的私家花园,是他们休憩、养生的地方。鲍家花园曾毁于战乱。现在的鲍家花园是近年才修复扩建的,是当今我国最大的私家园林之一,规模之大,气势之宏,使之与无锡梅园,苏州拙政园齐名。鲍家花园的重建“青出于兰而胜于兰”,广纳天下花草藤树之名贵,融苏州、扬州、杭州等江南私家园林之妙,兼收岭南、苏、沪等各派盆景精品,形成了一个更符合现代人旅游观赏的园林景点。该园已成为当今中国最大、最美、最具特色的徽商贵族豪门宅院,其中《徽州人家》、《江山如此多娇》等巨型盆景和中国徽派盆景博览园,建造之巧妙,艺术之高超,实属罕见。
【欢送词 1分钟】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本次的古徽州文化街区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杨导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感谢一路上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心中纵有万般不舍,分别却是必然的,但我相信这次的分离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也许我不是您遇到的最好的导游,但大家是我遇到的最好的游客,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也请您千万不要忘了,在河北有一个导游小杨,随时等待着您的到来,最后预祝大家归途愉快,一路平安!
【本篇导游词共计10分钟】
采石矶风景区导游词
【欢迎词 1分钟】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代表河北旅行社欢迎您的到来,能够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与大家相遇,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姓杨,您叫我小杨就好了。那么,坐在我身边的,就是本次旅途中最为劳苦功高的一位,我们的司机康师傅。您别看他脸上长着青春痘,他可是有着十年驾龄的老司机了,本次旅途有它保驾护航,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在这次旅途中,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请一定要找我,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外出旅游靠导游,希望我们能一起拥有一段美好的旅行,为大家留下一段珍贵的回忆。
【简介 3分钟】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庄,采石矶的得名据说是因三国东吴时.此处曾产五彩石,又因其形状如蜗牛,又有“金牛出渚”的传说,故又名牛渚矶.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采石矶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的核心景区徽州古城导游词,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并称“长江三大名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的长江东岸,南接著名米乡芜湖,北连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寻,突兀江流,历史悠久,名胜众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誉。
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这里饮酒赋诗,相传最后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淹死,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可以说:名山得诗仙李白而益著,诗仙则望名山而流连忘返! 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篇。2003年采石矶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翠螺山1分钟】
游人来到马鞍山市西南的唐贤街,过锁溪桥,即见平地拔起的翠螺山。山西北临大江,三面为牛渚河环抱,海拔131米,犹如一只硕大的碧螺浮在水面,山因此而得名。此山原名牛渚山,相传古有金牛在此出渚。山间林木葱绿,蔚然深秀,西麓突兀于江中的悬崖峭壁就是著名的采石矶;西北临江低凹之处,人称西大洼,北边山脊梁叫蜗牛尾,山势险峻;南麓林木葱郁,亭阁隐隐,太白楼等文物古迹均分布在这一带,最高处是翠螺峰。
【太白楼2分钟】
太白楼面临长江,背连翠螺,浓荫簇拥,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它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太白楼是为纪念我国唐代诗人李白而建造的。它初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原名谪仙楼,距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亦称作“唐李公青莲祠”。历代均有修建,现存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年)。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采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式样,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书写的“谪仙楼”匾额,各具神韵,十分醒目。进门檐下两壁嵌有一块清代重修太白楼碑记和一块记载李白生平的碑文。进入大厅迎面大屏风绘有太白漫游来石图,壁上挂着太白游踪图,楼上设两尊黄杨木太白雕像,一立一半卧,还有太白手书拓本和各种版本诗集陈列,以及历代名士文人的诗篇、楹联、匾额和绘画。 太白楼西侧是广济寺。绿树掩映之中的“观音阁”是圮毁的广济寺仅剩的建筑,内供观音菩萨像。阁前左侧有一口“赤乌井”,是采石矶最为古老的历史文物。
【三元祠1分钟】
三元祠,又称三官洞,是采石矶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在蛾眉亭西侧岩下,洞傍山临江嵌在崖壁间,下落无地,如自水出。江水拍击洞边崖壁,浪花飞溅,令人眩目。洞内上下两层,洞内有洞,可通大江,环境别致,四季景色迥然各异,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内还设有茶室。
【欢送词 1分钟】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本次的采石矶风景区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杨导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感谢一路上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心中纵有万般不舍,分别却是必然的,但我相信这次的分离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也许我不是您遇到的最好的导游,但大家是我遇到的最好的游客,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也请您千万不要忘了,在河北有一个导游小杨,随时等待着您的到来,最后预祝大家归途愉快,一路平安!
【本篇导游词共计9分钟】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