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班画画教案设计:卷卷头发的菊花
1、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节节高
幼儿园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节节高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竹子的基本结构,并尝试用玉米瓤、水粉笔表现出竹子。
2、在讨论和游戏中,学习用擦印的方式变出长短不同的竹竿。
3、愿意主动尝试新的材料和作画方式,感受竹子用力向上生长的生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竹子的基本结构。
2、竹子图片、熊猫图片多幅(图片大小适合贴于幼儿的作品中)。
3、玉米瓤人手一根,黑色卡纸人手一张,水粉笔若干,深、浅绿色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1、出示竹子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竹子的基本结构。
(1)观察竹子的基本结构。
教师:竹子有哪几部分组成? (竹竿、竹枝、竹叶)竹竿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直、高)竹竿上有什么? (竹节)竹枝、竹叶呢?
(2)教师小结:竹子是由竹竿、竹枝和竹叶组成的,竹子给人的感觉很挺拔。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竹子的挺拔。
2、出示玉米棒,引导幼儿探索用玉米棒从下往上擦印的方法变出竹竿。
(1)教师出示玉米棒,幼儿讨论并探索印竹竿的方法。
(2)玩游戏’“长高了”,体验从下往上擦的方法。
要点提示
游戏方法:双手合拢变成小竹笋,用力向上生长,感受竹子的生命力。
(3)个另0幼儿示范擦印竹竿。
教师:从下往上长高了!
(4)幼儿探索竹节的表现方法。
教师:竹竿画好了吗?少了什么?可以怎么办?
3.迁移提画小草的经验,尝试用水粉笔提画出竹叶。
(1)个别幼儿示范。
教师:我们都画过从泥土里向上“钻”出的小草,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努力向外长出来的竹叶。
(2)幼儿集体空手练习,教师边用语言提示边示范:往上提、往下提、往左提、往右提。
4.情境导人,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熊猫图片。
教师:这里有很多熊猫,它们都饿了,我们赶快为它们变一片竹林吧!
(2)重点指导:擦印的方法。
(3)鼓励幼儿尝试其他的方法,创作出不一样的竹林。 (如接印法)
5.展示作品,幼儿自由欣赏。
活动建议
☆活动廷伸 进一步欣赏水墨画竹子,感受中国画的风格,尝试用毛笔绘画竹子: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提供报纸、水粉笔等材料,探索用报纸接印竹子,用水粉笔画竹子。②科学区:收集竹子制作的物品,说一说竹子的用途。
☆家园共育 ①共同收集竹子的美术作品供幼儿欣赏:②举行亲子活动,让家长带幼儿一起到公园看一看、摸一摸竹子,进一步感受竹子的外形特征。
2、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节节高
幼儿园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节节高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竹子的基本结构,并尝试用玉米瓤、水粉笔表现出竹子。
2、在讨论和游戏中,学习用擦印的方式变出长短不同的竹竿。
3、愿意主动尝试新的材料和作画方式,感受竹子用力向上生长的生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竹子的基本结构。
2、竹子图片、熊猫图片多幅(图片大小适合贴于幼儿的作品中)。
3、玉米瓤人手一根,黑色卡纸人手一张,水粉笔若干,深、浅绿色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1、出示竹子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竹子的基本结构。
(1)观察竹子的基本结构。
教师:竹子有哪几部分组成? (竹竿、竹枝、竹叶)竹竿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直、高)竹竿上有什么? (竹节)竹枝、竹叶呢?
(2)教师小结:竹子是由竹竿、竹枝和竹叶组成的,竹子给人的感觉很挺拔。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竹子的挺拔。
2、出示玉米棒,引导幼儿探索用玉米棒从下往上擦印的方法变出竹竿。
(1)教师出示玉米棒,幼儿讨论并探索印竹竿的方法。
(2)玩游戏’“长高了”,体验从下往上擦的方法。
要点提示
游戏方法:双手合拢变成小竹笋,用力向上生长,感受竹子的生命力。
(3)个另0幼儿示范擦印竹竿。
教师:从下往上长高了!
(4)幼儿探索竹节的表现方法。
教师:竹竿画好了吗?少了什么?可以怎么办?
3.迁移提画小草的经验,尝试用水粉笔提画出竹叶。
(1)个别幼儿示范。
教师:我们都画过从泥土里向上“钻”出的小草,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努力向外长出来的竹叶。
(2)幼儿集体空手练习,教师边用语言提示边示范:往上提、往下提、往左提、往右提。
4.情境导人,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熊猫图片。
教师:这里有很多熊猫,它们都饿了,我们赶快为它们变一片竹林吧!
(2)重点指导:擦印的方法。
(3)鼓励幼儿尝试其他的方法,创作出不一样的竹林。 (如接印法)
5.展示作品,幼儿自由欣赏。
活动建议
☆活动廷伸 进一步欣赏水墨画竹子,感受中国画的风格,尝试用毛笔绘画竹子: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提供报纸、水粉笔等材料,探索用报纸接印竹子,用水粉笔画竹子。②科学区:收集竹子制作的物品,说一说竹子的用途。
☆家园共育 ①共同收集竹子的美术作品供幼儿欣赏:②举行亲子活动,让家长带幼儿一起到公园看一看、摸一摸竹子,进一步感受竹子的外形特征。
3、中班画画教案设计:卷卷头发的菊花
幼儿园中班画画教案设计:卷卷头发的菊花
活动目标
1、在了解菊花的外形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绘画菊花。
2、欣赏菊花的花瓣,尝试运用细长弯曲的线条表现菊花。
3、放松地表达,大胆地表现有生命力的菊花。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欣赏过各种菊花的图片。
2、菊花图片,实物菊花。
3、黑色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菊花,引导幼儿观察菊花。
教师:这是什么花?除了花还有什么? (叶子、花茎)花茎是什么样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2、欣赏菊花图片,了解花瓣的特点。
(1)教师:现在我们来仔细看看花瓣。
(2)教师:这两朵菊花开放的样子一样吗?它们的花瓣有什么不一样?花瓣朝什么地方弯的?是怎么打开的?像什么?
(3)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菊花花瓣向各个方向开放的样子。
3、师幼共同探索绘画菊花的方法。
(1)教师边引导边示范。
教师:我们应该先画菊花的哪里?花苞里面有一些小花蕊,可以怎么画?菊花的花瓣从花苞慢慢地生长变化,怎么来表现呢?菊花生长在哪里?叶子是什么样的?
(2)幼儿空手练习,教师给予语言提示。
教师:长长长,卷起来,长长长,卷起来。
教师:今天我们就要画一幅卷卷头发的菊花。怎样用细长弯曲的线条来表现菊花花瓣呢?
要点提示
1)教师在引导幼儿讨论菊花的画法时,绘画的方法更多地应从幼儿的想法出发来进行表现。
2)重点:在表现花瓣的画法时,幼儿可空手跟随教师练习画弯曲的线条,向不同的方向画。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朵菊花?为什么?
5、欣赏菊花国画作品。
教师:菊花很漂亮,许多画家用水墨画的方法画了菊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水粉笔表现菊花。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提供油画棒、墨汁,运用油水分离的画法画菊花(先用油画棒绘画菊花,画好作品后,在作品上刷满墨汁)。②科学区:提供菊花的生长小图片,让幼儿根据菊花的生长过程进行排序。
4、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胖乎乎的毛毛虫
幼儿园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胖乎乎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了解毛毛虫的基本结构,尝试绘画毛毛虫。
2、迁移经验,在讨论中探索画网及圆形之间紧密连接的方法。
3、大胆作面,愿意给他人讲述自己的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
1、听过故事《好饿的毛毛虫》:
2、画有草地底色的画纸,水粉颜料(红、黄、蓝、紫、橙):
3、抹布每组两块,水粉笔人手一支菊花开放的样子怎么写,洗笔筒若干。
4、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好饿的毛毛虫》引出活动。
教师:前几天,我们听过一个故事叫《好饿的毛毛虫》:毛毛虫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示毛毛虫的图片,幼儿欣赏。
教师:我们一起看看,毛毛虫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毛毛虫的头上有什么?身上有什么?
3、在讨论中探索画网及圆形之间紧密连接的方法。
(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带着毛毛虫到草地上玩游戏。
(2)教师:毛毛虫圆圆的身体怎么画呢? (可以是先画一个空心的圆,再在中间涂色;也可以直接用涂抹的方法绘画出一个实心圆)
(3)教师:毛毛虫的头画好了,身体和毛毛虫的头是怎么样的呢?那怎么才能紧紧地靠在一起呢? (第二个圆可以从第一个圆上起笔)
(4)教师出示已画好的不同毛毛虫造型。
①教师:你们看,这些毛毛虫在干什么呀?
②教师小结:有的毛毛虫正在草丛里休息,有的毛毛虫正在向前走路,身体是拱起来的,还有的毛毛虫想看看前面有没有树叶,把头抬得高高的。你们想面一条什么样的毛毛虫呢?
4、教师出示小草的底图,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这里有一片草地,我们一起邀请毛毛虫来玩游戏吧!我们先一个接着一个面出毛毛虫胖乎乎的身体,再给毛毛虫添画上眼睛、触角。
(2)幼儿作画,教师提醒幼儿换色时先洗笔,再在抹布上蘸一蘸:
5、展示幼儿作品,师幼共同欣赏。
教师:谁来说说,你画的毛毛虫在于什么呢?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提供各有利场所的背景图,如草地、大树、房子等,让幼儿用水粉笔或油画棒绘画毛毛虫。②数学区:提供各种颜色的圆片,幼儿按颜色间隔顺序排列毛毛虫。③语言区:提供绘本《呼饿的毛毛虫》,供幼儿边看边讲述。
5、中班画画教案设计:奇异的小路
幼儿园中班画画教案设计:奇异的小路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中不同大小、形状、虚实各异的点,感受点的多样性。
2、迁移前期的欣赏经验,尝试设计与众不同的点,并将它们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排列,变成一条奇异的小路。
3、乐意迁移欣赏经验,敢于表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画圆形的经验。
2、画有森林小路的轮廓图人手一张。
3、油画棒若干。
4、情境创设:房子背景图一幅,用点装饰的成品小路图片多幅。
活动过程
1、情境导人。
(1)教师和幼儿边唱歌曲《邓扬铹边走进“森林小路”的场景中。
教师:今天的天气真晴朗,让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散步吧!
(2)幼儿自主欣赏,感受用不同点装饰的小路。
教师:看!奇异的小路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马路有什么不一样呢?这些小路上有什么形状的石子?
2、出示欣赏图片,重点引导幼儿欣赏点的大小、虚实。
(1)教师:小朋友都找到了小路上的石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石子都一样吗?
(2)教师小结:这些圆形的小石块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看起来重重的、有的看起来轻轻的(虚实),有的是蓝色的、有的是绿色的,还有是白色的……有的石头上还有花纹呢!它们都挨得紧紧的。我们也来试一试,请你和你身旁的朋友紧紧地靠在一起,感觉怎么样?
(3)出示多幅图片,找一找特别的石子。
3、探索用自己的方式画出与众不同的点。
(1)情境导人,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教师:如果让你来设计一条森林小路,你会用什么样奇异的小石子呢?如何让很多很多的小石子一起变成一条特别的小路?
(2)提出绘画要求:每个小朋友选一条小路的轮廓图,用油画棒来面小石子,记得要铺满小路哦!
4、教师将幼儿画好的“小路”贴在地面上,共同欣赏、交流。
教师:这么多的森林小路,弯弯曲曲地通往不同的小房子。想象一下,如果你走在这些奇异的小路上,心中会有什么奇特的感觉呢?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尝试用各种形状或图案设计娃娃家的“地毯”。
☆区角活动 美术区:提供空牛奶盒(四周用纸糊好)用于制作笔桶,幼儿在牛奶盒四周用点进行装饰。提供空瓶子、油泥菊花开放的样子怎么写,引导幼儿制作小鱼的家,幼儿用油泥搓圆、压扁制作泡泡并贴干瓶子的周围。
6、中班画画教案设计:仙人掌家族
幼儿园中班画画教案设计:仙人掌家族
活动目标
1、在欣赏图片的基础二,用身体动作表现仙人掌的不同形态,并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仙人掌。
2、迁移线条、图形装饰的经验,探索用短射线、折线、三角形等有尖锐感的线条及图形来表现仙人掌的刺。
3、体验在砂纸上作画的不同质感及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线、形装饰的经验,体验过不同线条、形状给人带来的感受;参观过植物园仙人掌展区。
2、仙人掌实物和图片。
3、砂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欣赏仙人掌图片,感受仙人掌的不同造型。
(1)教师出示不同造型的仙人掌图片。
教师:前两天我们在植物同看到了什么? (仙人掌)这个家族里的成员长得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欣赏各种仙人掌的图片,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它们的造型。
教师:这些图片中的仙人掌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用身体动作摆出它们的造型吗?
2、感受仙人掌的刺,探索用不同线条、形状表现它的刺。
(1)触摸实物,感受仙人掌的刺。
教师:你觉得仙人掌摸上去有什么样的感觉? (有刺刺的感觉,因为它有像刺一样的叶子)
(2)观察图片中仙人掌的刺,感受短射线由粗到细的尖锐感。
教师:它的刺是什么样子的?哪头粗哪头尖?它长在仙人掌的哪里?
(3)探索用不同线条、形状表现仙人掌的刺。
教师:哪些线和图形会让你感觉尖尖的、刺刺的?
3、教师出示绘画材料,幼儿创作。
教师:你想画制+么造型的仙人掌?如果你想画一大片的仙人掌应该怎样画?
4、幼儿欣赏作品,感受仙人掌的不同造型。
教师:我们一起看看,沙漠里有什么样子的仙人掌?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 美术区:投放彩色油泥、牙签等辅助材料,引导幼儿用搓圆、搓长等方法制作各科,仙人掌。
☆环境创设 将幼儿绘画的仙人掌剪贴在硬纸盒上,做出立体效果,插在实物花盆中装饰环境。
【评析】
在作品评价的环节,除了引导幼儿观察仙人掌千姿百态的造型外,教师还可以重点引导幼儿感受作品中运用不同线条及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仙人掌的刺(如短线、折线、三角形等)。此时教师可以边引导幼儿欣赏边提问“你为什么会用三角形来表现仙人刺呢?为什么不用网形?”,让幼儿通过自己介绍或欣赏同伴的作品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
7、中班画画教案设计:向着太阳的花
幼儿园中班画画教案设计:向着太阳的花
活动目标
1、观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征,学习绘画向日葵。
2、探索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向日葵的花蕊。
3、能迁移前期经验,大胆设计。
活动准备
1、向日葵图片多幅。
2、水粉笔人手一支,水粉颜料,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猜谜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高高绿骨儿,圆圆金黄脸,最爱向太阳,盈盈笑不停。小朋友,你们能猜出这是什么花吗? (向日葵)
2、欣赏图片,了解向日葵的外形特征。
(1)教师:向日葵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花瓣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像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2)教师:它的花蕊和其他的花蕊完全不一样,它是什么样子的?
3、重点讨论向日葵花蕊和花瓣的表现方法。
(1)教师:向日葵长着圆圆的大脸盘花蕊,周围有许多长长、尖尖的花瓣,花瓣紧紧抱着花蕊菊花开放的样子怎么写,有的花瓣朝上长,有的花瓣朝下长,有的朝旁边长。花茎很长、很直、很高,上面还有几片叶子。
(2)探索花蕊的表现方法。
教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花蕊呢? (点彩、网格线、螺旋线……)还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可以用什么颜色呢?
(3)教师和幼儿共同探索花瓣的表现方法。
教师:我们在画向日葵的时候,怎么表现围着花蕊密密的花瓣呢?谁愿意来试一试?
4、欣赏凡·高的《向日葵》,感受向日葵不同形态。
教师:这些向日葵是什么样子的? (有的饱满,有的低头等)画家用了什么颜色?
5、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今天你想画一幅什么样的向日葵呢?想一想怎样画出漂亮的花蕊和明亮的花瓣。
6、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活动建议
☆活动廷伸 可让幼儿欣赏各种风格的向日葵作品,如油画、版画、水粉画、水墨画等,感受其不同的特点。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