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活在人们心中
文/张谊和
参加赵鹤翔先生追思会暨《山脉与穹隆——张炜论九章》首发式,最大感悟是“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什么叫散文 怎么写,他活在人们的心中。
近鲐背之年去逝的赵鹤翔,他当年辅导的一群“小朋友”也都近耄耋这之年了。他们回忆最多的是如师如友、如父如母的赵鹤翔一家的关心与帮助。无论是西瓜大宴,还是欠他二瓶酒;无论是为避喝酒而错时拜访,还是“师母”的关心,都体现了浓浓的人情味。在那个经济不宽余的年代,他们的精神生活得到了丰富。他们都在赵鹤翔老师的提携帮助下,通过文学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也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观。
这种做人的教育、精神的培养,是人生的真正导师。也看出了人们之所以怀念他的根源所在什么叫散文 怎么写,真的让人感动的是即使他逝世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了他培养的“小朋友”心中。当然,他培养的“小朋友”中就有知名的大作家张炜先生,还有山东省和济南市文学界、艺术界的耿建华、自牧、宣兆琦、逄春阶等人,看到了他在山东省、济南市所泽被的人之广众。评价说赵鹤翔是山东文坛上的一棵大树,为许多文学青年遮风挡雨。许多文学青年,就是在他的关心支持下走上文学道路的。许多的发言人都非常激动,尤其是感恩他在促进个人走上作家道路上的善行。
他是一团火,永远昂扬,永远燃烧。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至近九十岁了,还有自己的写作计划和出版目标,更看出他们那一代人的精神所在。正如张炜先生说的:虽然经历过动乱年代的苦难却没有低沉,他用生命的力量磨碎苦难,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面向未来是他们精神的主流,这次出版的28万字的《山脉与穹隆——张炜论九章》,如张期鹏先生在序言《生命的绽放》中所说,赵鹤翔“是一个走进了张炜生命内里的人,一个走进了张炜作品深处的评论家,他的童心与张炜一起跳动,热情与张炜一同激荡。”还有他的散文随笔集《梦中橄榄树上的那些枝叶花果》,文学评论集《意象世界里的诗性与沉思》(以丁彭笔名出版),更看到了先生不老的灵性、自由的精神、执着的信念和掩盖不住的书卷气、贵族气。体现了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气神。追思会、读书会更是传承先生的优秀品质,让其发扬广大的善举吧!
《山脉与穹隆——张炜论九章》的书名也非常有新意,开始还认为是论述“九章”内容的什么叫散文 怎么写,查看知道是论述张炜的九章内容。虽思维的方向正好反了,但开阔了自己认识问题的思路,确定稿子题目、确定书名的思路。第一章为作家张炜的原生家庭为切入点,结合对张炜本人及家人的采访等,详细说明了家庭的烙印对作家少年时期性格的影响。第二章至第八章是张炜作品的评析论述。最后一章是张炜文学现象作结,赞扬了山脉式的作家在个人文学成就面前超凡脱俗的精神高度。穹隆之说则是作者认为张炜的作品所达到的高度,即张炜对人性、文学是人学的这个根本的认识所达的穹隆之高渺和高妙。后面再慢慢仔细阅读此书。
走进“张炜读书会”收获了许多,认识了那么多的文友,认识了那么多的大家、名家。请张期鹏先生给自己读完的《张炜评传》签名题词,他欣然写道“向张炜先生学习写作,学习做人”。感到这些大作家原来是如此的平易近人,这对自己阅读和写点“走进张炜读书会”的主题材料有非常大的帮助,也将张炜的《橘颂》读后感的整理纳入先行的目标中。这次活动给自己的动力是一定珍惜这美好的时代,真正实践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投稿邮箱:
壹点号当代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